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的建设

追寻革命足迹 感悟红色精神——榆林市仲裁服务中心赴延安、绥德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4-04-30 14:43:31.0 访问:373
打印 【字体:

为了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开展党纪学习教育,4月28、29日,榆林市仲裁服务中心赴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绥德县郝家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市仲裁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仲裁员代表王安平、乔小飞,市政府办机关党委张雄参加了本次活动。

图片

学习第一站——杨家岭革命旧址。1938年至194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此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大家参观了庄严神圣的大礼堂和领导人的居住旧址,并在大礼堂前聆听了生动的现场革命党史课,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和鱼水交融的党群关系。

图片

学习第二站——枣园革命旧址。在枣园,历史的印记随处可见,在毛泽东同志和斯诺对话的石凳石桌前,“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回响耳边,周恩来同志的旧纺车仿佛在演奏着《军民大生产》,五大书记的风采依旧照耀着不断前进的光明大道。

图片

学习第三站——延安革命纪念馆。馆中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政治 、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实践,见证了中国革命变迁和中国共产党发展与壮大。大家看到了斑驳的历史影像,民主选举的热闹场景,英雄先辈的壮烈事迹,中国革命的宏伟图谱。这里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反腐败法规《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草案》,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纪学习永远在路上。

图片

最后一站——绥德县郝家桥。郝家桥早在抗战时期就是响当当的“楷模村”,是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党组织建立较早的革命村之一。“好受苦人”评选让人印象深刻,纺织英雄、拾粪英雄、劳动模范涌现,劳模刘玉厚的事迹更是大家学习的典范。如今的郝家桥乘新时代的春风再次成为楷模。大家观看着“红色山村”郝家桥的历史变迁的老照片,感悟颇深。

图片

从延安到郝家桥,是几代党员干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通过两天的学习,大家得到的不仅是思想的洗礼,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扬。